2013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CSSCI收录代表性论文一览表
时间:2016-03-29 浏览量:
序 号
|
作 者
|
署名排序
|
论文题目
|
发表期刊
|
发表时间
|
1
|
郝正春
|
第一
|
新区土改时期的地方干部群体
|
安徽史学
|
2013.01
|
2
|
侯红霞
|
第一
|
道德困境及其突破——亚当·斯密的道德哲学意蕴
|
山西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
|
2013.03
|
3
|
史彦虎
|
第一
|
基于改进的TOPSIS法的山西省市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
|
经济问题
|
2013.03
|
4
|
田 明
|
唯一
|
邮政发展与中国近代社会交往方式的转型刍议
|
民国研究
|
2013.05
|
5
|
朱颖原
|
唯一
|
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维度
|
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
|
2013.06
|
6
|
胡文秀
|
第一
|
国际关系研究中形式模型的用途与误用
|
《国际论坛》
|
2013.07
|
7
|
姚建军
|
第一
|
陕甘宁边区民选代表的历史考察
|
中共中央党校学报
|
2013.10
|
8
|
郝正春
|
唯一
|
新区土改时期农民协会的组建及其特征
|
山西档案
|
2013.11
|
9
|
姚建军
|
第一
|
价值观念多元背景下的社会整合探析
|
科学社会主义
|
2013.12
|
10
|
邵沁妍
|
唯一
|
农民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原因探析
|
科学社会主义
|
2014.01
|
11
|
邵沁妍
|
第一
|
以 “生涯导航”为载体的育人新途径探析
|
思想理论教育导刊
|
2014.03
|
12
|
郝正春
|
唯一
|
新中国成立前夕地方干部学习状况考察——以山西省晋中区域为例
|
中共中央党校学报
|
2014.04
|
13
|
崔俊霞
|
第一
|
论明清晋商的道德自觉
|
道德与文明
|
2014.04
|
14
|
胡文秀
|
第一
|
国际制度下的中美互动论析》
|
《社会主义研究》
|
2014.04
|
15
|
范凯文
|
第一
|
论裁判理由的独立价值
|
浙江社会科学
|
2014.04
|
16
|
渠桂萍
|
唯一
|
跨越时代的“三农”对话——评王先明的《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发展论争的历史追索》
|
史学月刊
|
2014.04
|
17
|
范凯文
|
第一
|
论裁判理由的独立价值
|
浙江社会科学
|
2014.04
|
18
|
林雪原
|
第一
|
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学识魅力
|
思想政治工作研究
|
2014.05
|
19
|
林雪原
|
第一
|
大学生校园暴力缘何不断
|
光明日报
|
2014.05
|
20
|
王丽丽
|
第一
|
制度借鉴:从罗马法先占到国际法先占
|
理论探索2014
|
2014.05
|
21
|
桑颖
|
唯一
|
社会治理创新视角下我国网络问政的发展路径探析
|
科学社会主义
|
2014.06
|
22
|
林榕杰
|
唯一
|
《老子》中的“帝”、“神”与“鬼”——兼及老子思想中的多神论因素
|
宗教学研究
|
2014.06
|
23
|
姚建军
|
第一
|
列宁关于人的实践与环境关系的思想探析
|
理论界
|
2014.07
|
24
|
李建勇
|
唯一
|
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根源
|
科学社会主义
|
2014.08
|
25
|
于东山
|
第一
|
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
|
经济纵横
|
2014.08
|
26
|
李伟杰
|
第一
|
地方政府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路径研究
|
经济问题
|
2014.10
|
27
|
刘振霞
|
第一
|
《农村劳动力过度外流的现象透视及其治理路径——基于重庆村庄的实证调查》
|
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
|
2014.10
|
28
|
林榕杰
|
唯一
|
从“不尚贤”到“无不治”——《老子》第三章新解
|
福建论坛
|
2014.10
|
29
|
崔俊霞
|
第一
|
明清晋商“学而优则贾”价值取向探析
|
经济问题
|
2014.11
|
30
|
张琛华
|
第一
|
论山西养老服务业政策法律研究
|
《青年杂志》
|
2014.11
|
31
|
林雪原
|
唯一
|
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意识淡薄的现象与对策
|
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
|
2015.01
|
32
|
姚建军
|
唯一
|
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
|
理论视野
|
2015.01
|
33
|
郝正春
|
唯一
|
《经验、技术与权力: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一种阐释视角》
|
《科学社会主义》
|
2015.02
|
34
|
郝正春
|
第一
|
《抗战时期中共对民兵教育的必要性考察》
|
《理论视野》
|
2015.02
|
35
|
林雪原
|
唯一
|
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的当代境遇与出路
|
广东社会科学
|
2015.03
|
36
|
王江荔
|
唯一
|
宗教传统对当代技术发展的伦理价值
|
理论探索
|
2015.03
|
37
|
王江荔
|
唯一
|
浅析伊安·巴伯技术的社会建构思想
|
科学技术哲学研究
|
2015.04
|
38
|
张玮
|
第一
|
《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迁移与城镇化——基于太原市小店区的调查分析》
|
《晋阳学刊》
|
2015.05
|
39
|
张玮
|
唯一
|
《抗战时期晋西北减租过程中的查租问题(1944-1946)》
|
《暨南学报》
|
2015.07
|
40
|
姚建军
|
唯一
|
论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新媒体舆情监测
|
科学社会主义
|
2015.08
|
41
|
姚建军
|
唯一
|
运用新媒体技术营造良好“网络政治生态”
|
中国党政干部论坛
|
2015.08
|
42
|
王丽丽
|
唯一
|
整合城乡基本医保制度研究范畴之诠释——基于城乡一体化转型时期社会政策的变迁
|
中国行政管理
|
2015.09
|